本報記者 任春
  寶山楊行鎮金秋晨曦老年公寓里的一戶,是88歲的王汝霖和78歲的周以敬夫婦的家。
  小小客廳里只有幾件簡單傢具,王汝霖老人的衣著也很簡單,衣領甚至和襯衫顏色不一致:“正面穿久了蹭破了,老愛人幫我反過來再裝上。”“他到現在還穿補上襪底的襪子呢!運動鞋補了又補也捨不得扔。”老伴周以敬“埋怨”道。
  就是這位對自己非常“做人家”(滬語:節儉)的老人家,卻幹了一件很大方的事——連續5年每年向上海癌症康復俱樂部捐款1萬元,幫助困難癌友。
  1988年退休的王汝霖,之前是上海工業大學教授;老伴周以敬退休前在上海交大教化學。兩個人退休工資加在一起,扣除住老年公寓的開銷,所剩不多。說到連續5年為生活困難的癌症患者捐款的善舉,王汝霖連連擺手:“是癌症康復俱樂部給了我生活的勇氣,我只是把愛心又傳遞了出去。”
  2006年,一紙“結腸癌”的診斷書讓王汝霖哀聲嘆氣。這時,《解放日報》上刊登的一則關於上海癌症康復俱樂部的報道,如一束陽光,讓他灰暗的心見了亮。第二天,他從浦西換乘幾部公交車,來到了位於浦東楊高中路上的癌症康復俱樂部。
  新會員有三天的集中學習:聽專家講解,聽老病友講抗癌故事,聽切除聲帶的喉癌患者聲情並茂地表演詩朗誦……一位中年男士握著王汝霖的手說:“別看您80歲了;但是按我們這兒的算法,您還沒滿一周歲呢。我47歲,今年腸癌術後第7年,我7歲。我是大哥哥,你是小弟弟。”
  在俱樂部接觸到的一切,令王汝霖豁然開朗。3天后回到家,他對老伴說:“來,給我燒幾個好菜。日子要好好過,不能被癌症嚇死了!”從此,王汝霖成了俱樂部里的積極分子。2008年,他和癌友們一起去北京看奧運,看到帶隊的俱樂部會長袁正平忙碌一天后癱坐在沙發上累得說不出話來,他心疼;看到社會上許多熱心公益的志願者悉心地為癌友們服務,他心動。
  2009年春節前夕,俱樂部又一次發起了“人人捐上一元錢,幫助困難會員過好年”送溫暖活動,呼籲大家捐款,為貧病交加的會員送上節日紅包。下轉◆5版(上接第1版)王汝霖當即從並不寬裕的積蓄中取出1萬元,乘公交車找到袁正平:“盡點心意,幫一把比我更困難的會員,讓他們過個好節。”
  這一捐,就是5年。
  肝癌患者蔣金龍得到王汝霖的愛心捐款後十分感動:“他那麼大年紀了,又沒有小孩,何況也身患癌症,理應得到別人的幫助,老人家卻時刻想著為癌友撐起一把擋風遮雨的傘,我一定爭取康復,以後也成為這愛心鏈中的一環。”
  王汝霖捐款還有個特點,從不留自己的名字,而是以自己已故父母的名義:“一是覺得這點小事沒必要讓別人知道;二來為了紀念父母。從小到大,他們一直在我耳朵邊說,有能力,就要儘力幫助別人。幫人就像人要喝水一樣,是應該的。”
  盡一份心力幫助他人,於王汝霖真如飲水般自然。生活雖不寬裕,可王汝霖夫婦始終惦記著別人:2008年汶川地震,老兩口捐了5000元;2010年臺灣地震,他們又向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捐了數千元……
  學生俞瓊清晰地記得當年王汝霖在課堂上講過這樣一句話:“做個樂於助人的好人,才是一輩子最大的課題。”
  記者手記
  得知記者要來採訪,王汝霖在電話那頭細心地告知交通路線;採訪完,與他在老年公寓食堂共進午餐。餐畢,他將餐凳歸位,自言道,“省得食堂師傅還要再辛苦收拾”;飯後,他帶著記者參觀老年公寓活動室,臺球桌上各色彩球散落著,他隨手碼成三角形,方便老伙伴們隨時開球。善心,亦從小事見。利他、助人,已然成為王汝霖的生活習慣。
  羅曼·羅蘭曾說過,“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這句話老人是否讀過,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經把它踐行在每一個平常日子里。
  (原標題:助人,如飲水般自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lhtuatidigf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